感知海洋是关心海洋、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前提,高性能海洋传感器是开发海洋资源、保障海洋安全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曾明确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一方面,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仪器专项等支持下,我国海洋传感器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原始创新力不强、基础材料支撑不足、产业支撑力短板等多原因叠加,导致我国高端海洋传感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如何高效、有力地破解这种局面,是政产学研用共同关注的话题。本论坛在国家海洋信息产业联盟的全力推动下,汇聚国内高校、研究所、实验室、企业、协会、行业主管、资本等精英智力资源,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以期为新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提供导引、为技术成果转发和新产品应用提供助力、为资源整合和联合创新提供桥梁,最终为加速实现高端海洋传感器及仪器的国产化、产品化、产业化提供支撑。
时间:2020年10月15日下午14:00-17:30
地点:会展中心玫瑰厅2
国家海洋信息产业发展联盟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浙江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
环节一 | 签到(播放宣传视频) |
环节二 | 主持人致辞,杨华勇,教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环节三:重大需求模块,模块主持人:梁捷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每个报告15分钟,交流5分钟) | 演讲嘉宾:罗续业,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
演讲嘉宾:杨胜雄,教授级高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
演讲嘉宾:郭永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预选题:海底观测网及其对高性能海洋传感器需求 | |
环节四:自主创新模块,模块主持人:杨华勇教授(每个报告15分钟,交流5分钟) | 演讲嘉宾:李红志,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预选题:海洋温盐深传感器技术与自主创新 |
演讲嘉宾:胡正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 | |
演讲嘉宾:郑荣儿,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 |
演讲嘉宾:刘岩,研究员,山东仪器仪表研究所 | |
环节五:产业化模块,模块主持人:张勐宁副总裁,海兰信科技集团(每个报告15分钟,交流5分钟) | 演讲嘉宾:李海森,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 |
演讲嘉宾:董 俊,博士,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演讲嘉宾:张 锋,副总经理,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
环节六(3分钟) | 分论坛总结,杨华勇教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研发方向为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海洋生态学领域。发表论文10篇(SCI6篇);申请专利10项,参加专著1部,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深圳市经信委、科创委、广东省联合基金委等10余项项目研发工作。
主要从事海底观测系统关键技术、海底声参数反演研究以及水声仪器设备研制等方面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8项。目前作为技术负责人从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网”建设工作。
黑龙江省头雁团队核心成员,曾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套中水多波束测深声纳、首套多波束合成孔径声纳、首套海底特性多波束一体化声学探测系统、系列化浅水多波束测深声纳创始人,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仪器专项、联合基金、国防预研项目10多项。
国家技术预测海洋监测探测子领域工作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致力于海洋传感器前沿、关键技术研究二十余年,在温盐深与放射性传感器技术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微小型低成本传感器、全海深和极区传感器等方面取得原创突破,并实现10余型海洋传感器成果转化替代进口。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监测技术。1997年毕业到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海洋生态监测传感器及仪器的研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4项,国际合作、海洋公益专项及省市课题十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现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观测分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湖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