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和海湾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担负着支撑国家乃至国际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任务。2012-2021年,我国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左右。海洋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不断增加,也带来了海岸和海湾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诸多挑战。本分论坛基于国内外在海堤建设、滨海动植物保护、智慧海岸管理、滨海城市设计和低碳循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力求提供国际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最先进的创新方案与技术解决思路。
时间:2022年11月24日14:00-18:00
地点: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桂花厅
主办单位
正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
承办单位
深圳市特区建发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海博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13:30-14:00 | 嘉宾签到 |
14:00-14:10 | 开幕致辞 |
14:10-14:30 | 演讲嘉宾:张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驻华代表) 演讲题目:蓝色自然资本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14:30-14:50 | 演讲嘉宾:戚洪帅(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研究员,海洋与海岸地质研究室副主任) 演讲题目:砂质海岸保护修复技术与实践---从海滩养护到活力海岸构建 |
14:50-15:10 | 演讲嘉宾:张磊(正和生态海洋修复中心主任,亚行专家) 演讲题目:从河湖到海洋——海岸生态修复的生态工法探索实践 |
15:10-15:30 | 演讲嘉宾:陈顺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院) 演讲题目:深圳湾红树林保护修复机遇与对策 |
15:30-15:50 | 演讲嘉宾:廖宝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中国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解读与案例分析--以广东为例 |
15:50-16:10 | 演讲嘉宾:杨波(AECOM中国区副总裁,艾奕康(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演讲题目:生态型海岸工程NbS应用及其在中国海岸的实践 |
16:10-16:30 | 演讲嘉宾:钱坤(美国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创始合伙人 主创设计师) 演讲题目:关于海洋城市文明的设计与思考 |
16:30-16:50 | 演讲嘉宾:王洪达(正和生态数字科技智慧海洋研究院副院长) 预选题:海洋数字化与智慧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 |
16:50-17:10 | 演讲嘉宾:叶清华(荷兰三角洲Deltares高级研究员,中国区项目负责人) 演讲题目:Digital twins for coastal cities: Data, model, intelligence and more... 滨海城市数字孪生:数据,模型,智慧以及更多 |
17:10-17:30 | 演讲嘉宾:郑能师(德国Nengshi Zheng PADDI环境咨询创始人, 独立咨询师, 亚行专家) 演讲题目:从河到海-基于流域的设计思考 |
*最终议程安排以现场实际为准
负责IUCN在中国的战略规划、机构发展、项目开发及执行、伙伴关系等。
张琰在可持续发展及自然保护领域有近二十年的专业经验,其供职机构包括德国国际合作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及保护国际基金会。张琰先生在项目周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及恢复等理论和实践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张琰从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环境经济硕士学位,在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并参与了多本学术专著及书籍的编写及翻译。
戚洪帅,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海岸与海滩过程以及海滩养护技术的研究。先后负责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主要包括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方面的国家基金课题、海滩养护技术研究项目、海滩资源保护规划项目,海滩侵蚀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15项。同时主持和参与海滩养护研究与设计方面的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编撰专著1本(第二作者),参与专著3本,参与编撰海洋行业技术标准3项,获得省部级成果2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海滩动力地貌过程研究,重点开展海滩过程与平衡模式、海滩风暴效应、特殊类型海滩动力地貌特征、岬湾海滩演化,海岸侵蚀及相关地质灾害过程监测与研究;砂质海岸与海滩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涵盖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海滩过程研究体系;(2)海滩养护技术相关研究,重点开展典型动力环境下海滩养护适应性技术研究,后滨构建、人工砂源等关键修复技术,以及海滩生态化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研发,开展海滩养护技术应用。
张磊,男,环境工程学士。曾就职安博戴水道设计咨询水环境项目经理,Xylem赛莱默水务公司水文监测产品工程师。曾在德国等国工作,为亚投行项目专家。曾主导张家窝镇中心公园(艾景奖)、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海绵城市设计(IFLA)、莆田蓝色海湾、徐州丰沛运河生态修复等大型项目。具有7年生态景观行业从业经验,2年水文监测行业经验,3年河湖生态修复行业经验,5年河湖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防汛涝排水规划与海绵城市设计、河流生态修复、湿地公园规划等。对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和蓝绿基础设施有较全面的理解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曾赴丹麦、德国等国技术交流,对欧洲防洪排涝规划、水敏感城市设计、新加坡蓝绿基础设施构建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具有跨国项目合作经验、丰富的团队管理运营经验以及专业培训经验。
男,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滨海湿地生态学研究,承担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生态学报和生态学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从事红树林湿地研究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树林湿地恢复生态学,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红树林专著7部,包括《中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红树林团水虱危害与防控技术》、等;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行业与地方技术标准3个;获奖科技成果5项,其中第一完成人的“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的“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与经营技术研究”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杨波博士多年致力于城市规划、景观与滨水生态环境的多学科融合学术研究和设计,是在这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专家。
近年他主持完成北京亮马河、天津海河,中新天津生态城海岸,云南抚仙湖等多个优秀设计项目,先后荣获IFLA景观杰出设计奖,英国景观学会大尺度项目设计奖,以及多个中国省部级科研、咨询和设计奖项;出版专著《海岸空间:规划、修复、景观设计》,参与编制和主审《城市新区涉水空间规划设计技术规程》、《人工岸线生态化建设技术手册》等行业规范、技术指南;提出并倡导推动“海岸新遗产保护”;主持研发“生态复合海堤”、“装配式海岸植物生态模块”等新技术并获多项国家专利;积极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中国滨水海岸建设和修复的应用。
杨波博士还担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等社会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