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商业进化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发起“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邀请来自政府、商业、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高层嘉宾,共同探讨影响全球蓝色未来的重要议题,致力于推动前沿的科技与商业交流,构建全球商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面向全球蓝色新未来。
作为中国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蓝色经济国际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贸平台。
以下为“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第九十二期。
做客嘉宾是:
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
马硕
Talk with Blueconomy第92期
人才培养助力
航运业数字化转型
Talk with Blueconomy
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正在对全球航运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过去全球航运业各领域受制于技术发展,其模式相对传统。当前,随着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以及新一代数字技术实现群体性突破,全球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航运业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培养如何助力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新的挑战。
本期“Talk with Blueconomy”,做客嘉宾是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马硕。马硕副校长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之后获得法国巴黎大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到1991年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工作。1991年至1995年以航运专家身份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工作。从1995年起在世界海事大学工作,并于2001年起担任世界海事大学副校长。马硕副校长曾是国际航运经济学家理事会成员。2021年,他在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航运实务经济学》成为该领域畅销书,并在业界受到广泛好评。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Q您认为数字化对于航运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马硕:对航运业的发展和航运人才培养而言,数字化是具有颠覆意义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数字化颠覆发生有必然性。这里说的数字化是指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数字化。目前来看,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因为数字化的优势非常明显,数字化转型的条件也已具备。问题不是会不会发生,而是它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进展有多快。
其次,数字化颠覆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数字化生产的关键要素发生了变化,数据和对数据的应用能力将会对行业发展起到绝对重要作用,这将颠覆航运业过去的生产模式,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地位也将发生变化,航运业会经历全方位地重塑;二是数字化将使得从业者前期的积累几乎归零,让所有参与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给行业追随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Q您认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定要素是什么?
马硕:数字化航运的决定要素还是人,尤其是对于追赶者而言。虽然人的地位会发生变化,但是人在航运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航运业需要的“人”分为“领”“军”两类。其中,“领”是指关键性人物,或者说领袖人物。他们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但其出现具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可以说,他们的出现更多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其兴衰取决于市场、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军”是中坚力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造就的。
今天我们主要培养的就是“军”。“军”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技术性的人才,一类是数字化的管理型人才,他们既懂业务又懂数字技术,对于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如果数字化航运人才培养有一个目标,那么培养顶级数字化人才,尤其是数字化管理型人才就是我们的目标。
Q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更多的“军”?
马硕:我认为“军”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的方向。
一是需要明白数字化对航运业的意义。数字化对于航运、港口等航运业各领域的经营方式都会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许多行业将出现重组。人才培养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字化的意义,他们最后要进入航运业各领域,要随着行业重新起跑。因此,要充分理解数字化作为一种赶超的机遇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是需要了解关键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航运业数字化管理型人才不需要成为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是要能对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字技术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充分的理解。知道哪些技术对本行业的发展、对自身业务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是航运业数字化管理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三是需要具备对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敏感性。由于数字技术及其所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变化,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今天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因此,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使数字化管理型人才对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保持一种敏感性,对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和它未来的发展要能做出准确、快速地评估,并且要有举一反三的意识,这样才能发现商机。
四是需要有重新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数字化管理型人才要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航运业务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在航运业务以外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其他运输方式,如航空运输等领域发生的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对航运领域有直接或间接的效益。因此,要非常关注本行业以外的发展,学习他人的经验,掌握新技能,这也是数字化管理型人才非常重要的能力。
Q面对数字化趋势,世界海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实践?
马硕:谈到数字化航运人才培养的实践,我们和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都有一些合作的项目,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合作项目是“国际运输与物流的硕士班”、“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这两个硕士合作培养项目开始于20年前。
在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的“国际运输与物流的硕士班”中,我们以数字化航运人才培养为目标,一方面在多门课程中引入数字化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专门开设数字航运课程。这门课程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一是理解数字化对航运生产经营的影响;二是理解数字化所导致的贸易和运输之间的重新整合,以及其关系的变化;三是理解数字化时代的物流以及全球供应链。这门课程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开放的视角,能够从整个物流和供应链的维度去看数字化对航运业的颠覆。
在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中,我们也进行了数字化航运人才培养的尝试。这种尝试主要围绕以下两个维度进行:一是强调数字海事的意义以及数字化时代的海事风险管理。海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风险管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会对其产生哪些影响,进而引发海事管理模式的变化,这是我们要让学生理解的;二是对数字化、自动化与无碳航运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数字化转型和无碳航运是当前航运业面临的、对未来有深刻影响的两个趋势,二者既分别对航运业产生影响,又有互动关系。因此,在我们的课程中,要把这种互动关系给学生展示出来。这一点非常难,因为数字化、无碳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还是进行时,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思维。
(文章内容为嘉宾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