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商业进化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发起“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邀请来自政府、商业、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高层嘉宾,共同探讨影响全球蓝色未来的重要议题,致力于推动前沿的科技与商业交流,构建全球商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面向全球蓝色新未来。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蓝色经济国际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贸平台。
以下为“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第三十期。
做客嘉宾是:
希腊ENESEL S.A.船舶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Georgios E. Poularas)
30 Talk with Blueconomy第30期
希腊航运业保持繁荣的秘密
Talk with Blueconomy
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地处欧亚非枢纽,区位优势显著,战略位置突出。希腊岛屿众多,主要有客运港口150余个、货运港口40余个。作为海运大国,希腊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船队。希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秀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期“Talk with Blueconomy”,我们邀请到希腊知名船舶管理公司——ENESEL S.A.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斯 E. 保罗诺斯(Georgios E. Poularas)先生。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先生毕业于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大学,获得了建筑学士学位和海洋技术硕士学位。他从事国际海运行业超过24年,并领导ENESEL SA公司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采访中,乔治斯 E. 保罗诺斯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希腊航运业及其繁荣发展的经验,并分析了目前全球航运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Q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希腊航运业的情况?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海岸线长约15021公里。希腊国土面积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为岛屿。由此也造就了希腊历史悠久、持续繁荣的航运业。
过去的几十年,受到全球贸易蓬勃发展等外部条件的推动,希腊船队规模迅速扩大。尽管希腊国内深陷债务危机,但是在2007至2018年十余年间,希腊船队运力仍翻了一倍以上。根据希腊船东协会最新统计数据,希腊船东共拥有千吨以上各类商船4936艘,总载重吨数近3.9亿吨,运力占全球近21%、占欧盟53%,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航运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但希腊对于航运业的投资却在逆势增长。根据希腊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希腊船东所拥有的航运公司年度投资总量已升至近几十年来的最高点,到年底这一数字预计将达140亿美元,共涉及450艘船,包括新造船和二手船。
Q希腊在发展航运方面有哪些经验呢?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有两点比较重要:
一是希腊航运业主要集中在干散货租船业务。这种运输船只的服务主体是中小民营企业。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这种商业模式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变通性,能够妥善应对贸易形势的变化,有效实现资本流通。除此之外,该种运输类型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这种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正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是提高船舶的更新率。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海运货运量,希腊船东加大了建造新船的投资。通过升级改造,希腊船队平均船龄从2000年的17年逐渐下降到2013年的9.9年,近两年保持在11.5年左右的低水平,明显低于14.6年的世界平均水平。上述数据反映出希腊船东在不断加大对新船投资的同时,也在加大对旧船的销售和报废,使得希腊的航运业整体更具有竞争力。
Q目前航运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呢?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航运业是全球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它非常重要,但是在新的时代也在遭遇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航运企业债务负担增加。航运业本身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加之航运业具有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一旦面临新冠疫情等全球性突发危机,必然会导致航运企业收支不平衡。航运的需求量减少,随之运费价格降低,但是船舶的日常运营成本不降反升,基于这种情况下,航运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大量的航海企业利润降低,面临着较大的亏损,这导致航运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
二是航运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航运因其具有成本低廉、运载量大的特点,在贸易运输中颇受欢迎。然而航运的污染排放量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如果船只继续使用化石燃料,那么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会继续增长50%-250%,最多可能占到世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航运产业的污染,这个行业将难以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
Q您对中国的航运业发展有何建议?
乔治斯 E. 保罗诺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航运需求量巨大,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我的建议:
一是政府给予适当的调控,给予行业一定的保障。从保障物流畅通的角度出发,政府要及时给予航运企业帮助,落实相应的减税免税政策。除了之前已经有的减税政策之外,建议参考国际惯例,给予中国船员们更多减税、免税的优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地区可以落实航运企业船舶贷款融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航运企业在中国建造新船实行补贴政策。
二是促进航运业的一体化和数字化发展。比如,将航运业与造船、旅游等相关产业相融合,联动航运业上下游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比如,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航运业的深入应用,推动智能航运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像中国近些年来大力推动的智慧港口、智慧航运、智慧航道建设,可以说是航运业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值得全球的同行学习。
三是发展绿色航运。经过原油“价格战”对航运业带来的冲击,我们也得到一个启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燃料。使用清洁燃料替代传统燃料,不仅可以减少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降低突发性事件对航运业的制约,这也有利于中国的航运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